
开篇交代件重要事情!感兴趣的点击下方名片立即关注!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对,没看错,之前我关注的一位游资大佬老赵终于也开始写公号了。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,我必须要强调,老赵现在是人尽皆知的游资代表,你去看他公号文章里的操作记录,比如AFYL33%,TNSY22%,FJKJ15%,其四个月整体上涨82%,操作确实炸裂。
话说一个天天出现在龙虎榜的男人哈,如有欣赏他的自行前往关注他的近日操作。
—
言归正传。先声明这篇文章我不卖保险、不卖理财产品,只是和大家分享作为北京新中产家庭这几年资产配置的血泪与顿悟。我和老公都在互联网大厂工作十多年,手里有点钱奈何没有理财、资产配置的目标,就在我们刚接触这块时,也感觉信息鱼龙混杂,“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赚不到钱”。
我们北漂的头几年不敢乱动,为了攒房子首付,都存稳定利息。事实证明是对的,有了房产后,我们对积蓄产生贬值焦虑,怎么对抗通胀、怎么钱生钱?于是我们开始尝试。
在家里,我们统一理财理念。刚开始我们家是AA制,各自理财。一旦不如预期就容易相互埋怨。几次磨合后,我们统一投资理念,劲儿往一处使,共进退。
15年股市暴涨的时候,买过房子后手里有点小钱兴致勃勃入市,期间听信过各种传言,买书籍研究,报VIP听大神讲课,最终也没挣到什么钱,差点被割了韭菜,股市投资失利给我们带来的焦虑远大于通胀本身。
痛定思痛后,开始梳理家庭投资的底层逻辑,先搞明白一个问题,普通人投资到底是赚哪种钱?对个股的追涨杀跌吗?除非我们学习各种投资方法,可以达到投资大师的水平,否则就必须放弃这条不归路。本质上,我们投资赚钱应该是:国运蒸蒸日上,资产价格周期性向上,房产也是一个道理。反例是90年的日本,失去的十年,投什么都是错的。所以我们选择相信国运。
我和老公近几年理财的大致思路是:为何之前收益甚微,核心就是没有耐心拿不住,根源是投资标的波动太大了。如何避免波动?方法就是增加多样性来对抗风险,引入“美林时钟”做大类配置。
投资思路有了,在19年底开始实验,主要是中美股票、债券、商品三大类。在2020年初又因为外界各种不可抗力因素,在各种担心下停投了。直到20年中,深刻体会资产配置的妙处,投入大笔资金入市,平时不主动操作,选择适合自己的组合,长期定投买入,适当平衡。在2021年,年化收益做到了15%,扛住了年初的过山车,新策略下的资产配置初见成效,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念:不追涨个股、不求快钱、坚持长期定投,慢慢来比较快。
最后,其实大厂里面还是有不少投资理财高手的,他们级别都不低,都经历过互联网红利期,有车、有房,手里有点钱......。
*本文为商家合作推广,内容仅供参考学习,不构成任何投zi建议,文中所涉观点与本公号无关,理财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- END -
关键词:
品牌